在使用反滲透膜處理原水時,都會關注的膜的回收率,回收率高則表示出水能力強。具體反滲透膜回收率是什么?其實就是將系統進水轉化為產水的比例。
常規單支反滲透膜元件的回收率根據進水水質的不同由海水的最高約12%到反滲透產水的最高約30%不等。而常規反滲透膜系統的回收率也根據系統的規模和原水水質由30%~90%不等。
回收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R%=Fp/Ffx100%
式中:Ff--- 反滲透膜(系統)的進水流量(m3/h);
Fp---反滲透膜(系統)的產水流量(m2/h);
R--- 反滲透膜(系統)的回收率(m2/h)
一旦反滲透系統的回收率確認,即可大致推算出反滲透系統對原水含鹽量的濃縮倍數,而濃縮倍數也被稱為反滲透系統的濃縮因子。如,假設RO對TDS完全脫除,對于回收率為75%的系統,相當于將反滲透膜的進水含鹽量濃縮4倍,即濃縮因子為4。了解系統的濃縮因子對我們理解濃水側結垢與污染是相當有幫助的。
系統濃縮因子的計算公式如下:
CF=1/(1-R)=F/Fc
式中:CF----濃縮因子;
F---系統的濃水流量(m2h);
由此可見,原水的濃縮倍數隨著回收率增加而升高,且當回收率大于75%時,濃縮倍數的升高趨勢變得更快更明顯。
反滲透膜回收率是否越高越好?
高的回收率意味著少的濃水排放量,但過高的回收率將帶來產水水質的下降。增加系統回收率將增加反滲透膜兩側的濃度差從而導致產水含鹽量的增加;回收率的增加也將導致系統的凈驅動壓力下降,最終導致系統產水量的下降,而要維持相同的產水量必須要增加系統的運行壓力。
反滲透膜回收率影響因素有哪些?
回收率不是反滲透膜的性質,而是設計者對產水水質要求以及濃水流量大小權衡的結果。
回收率的上限是由原水結垢的趨勢和膜表面濃差極化的趨勢兩個因素所決定。因此,在設定系統回收率前,必須確認難溶鹽(如:CaCO3、CaSO4、BaSO4、CrSO4、SiO2等)是否會在反滲透膜表面結垢。常規當溶液中難溶鹽的離子積大于其溶度積時沉淀有可能從溶液中析出,而保證不形成沉淀的最大濃水濃度所對應的回收率即為系統回收率的上限。